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集贸市场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09:29:1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1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集贸市场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集贸市场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贯彻今年三月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集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集贸市场”活动,我局制定了《集贸市场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各地试行。试行的范围为大中城市和部分县(包括县级市)设立的大中型集贸市场。具体实施办法,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本地情况制定。试行中有什么情况,请及时与我局联系。



为提高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维护公平交易秩序,促进市场繁荣有序地发展,把创建“文明集贸市场”活动推向深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集贸市场,主要指消费品市场(即农副产品市场、日用工业品市场、综合市场)。
一、市场开办及设施规范
1.市场开办应符合政府领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家兴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监督管理的原则。
2.市场必须进行登记,持《市场登记证》开业。
3.市场内应有必要的经营设施和可供租赁的经营器具。
4.市场内各项设施应统一、规范、整齐划一。做到货架统一、吊挂统一,不允许乱搭、乱盖、乱堆杂物,有碍场容。
5.市场应设立政策法规宣传栏,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公告栏,价格行情栏。
6.市场应有复秤(尺)台、宣传广播器材,较大市场应设播音室。
7.批发市场应有信息、通讯、仓储、结算等服务设施和车辆停放场所。
8.市场内应保持道路通畅,以方便经营者、消费者进出,并需建有两个以上进出通道,以备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保证客户及消费者的购物安全。
9.市场应设置管理人员办公室并配备办公设备。
10.市场应有场牌,悬挂在进出大门外。较大型市场应有商品分布示意图,也可以增设场标(服务标志)。
二、市场经营者规范
1.市场经营主体必须有多种经济成份和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经营者参与。
2.市场内的经营者必须持有营业执照,有特殊规定的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许可证明,做到持证、照齐全。
3.经营者必须在指定地点经营,服从管理,遵守市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4.经营者必须按时足额纳税缴费。
5.市场内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应持照开展中介活动,遵守有关规定,服从监督和管理。
6.组织经营者建立行业小组,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有条件的市场应在经营者中建立党、团组织,开展符合经营者特点的思想政治和宣传教育工作,以发挥党、团组织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三、市场商品陈列、出售规范
1.各类商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计量、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2.市场内各类商品划行归类、摆放整齐。
3.各类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
4.不得销售淫秽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
四、市场交易行为规范
1.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2.禁止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使用虚假产地,假冒其他企业名称或代号、伪造或冒用优质商品、认证产品、许可证标志及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等假冒伪劣商品。
3.不得对销售的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4.严禁销售应检验、检疫而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商品。
5.严禁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强买强卖、骗买骗卖。
6.不准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利用计量器具弄虚作假,缺尺短秤。
7.严禁国家有关法律禁止的其它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五、市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规范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市场规模设立相应的市场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较大市场应单独设立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市场服务工作。
3.市场管理人员实行定岗位、定责任、定服务、定奖惩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并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市场管理人员接受政策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上岗。
5.市场内发生买卖纠纷及损害经营者、消费者权益行为时,市场管理干部应及时到场依法予以处理。
六、市场治安保卫及消防安全规范
1.市场应设立治安办公室或治安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2.治保人员要在市场内巡逻值班,及时制止扰乱市场和危害市场安全事件,维护治安秩序;发生治安事件,能迅速到场处置。
3.市场应建立消防组织,配备专、兼职消防人员并确定防火责任人,定时、定点对安全防火设施和措施进行检查。
4.市场设施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并配备符合消防标准的消防器材和设备。
5.市场内经营易燃物品的摊点要划分地区,禁止使用明火。
6.市场管理部门要与市场内固定经营业户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明确安全防火责任。
7.建立夜间值班制度。要选用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夜间值班工作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人员或雇佣保安人员进行巡查。
七、市场卫生管理规范
1.市场要配备保洁人员,定位、定责、定时清扫场地、厕所,及时清除污水、杂物,保持市场卫生、整洁。
2.市场摊(店)实行清扫垃圾杂物、消灭蚊蝇鼠害、货台货柜洁净等卫生包干制度。
3.市场内排水、排污等卫生保洁设施、用具齐全,销售肉、禽、水产品及饮食的摊(店)必须配备上、下水和防尘、防蝇设施。
4.市场内经营熟食品和食品摊点的营业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并持有健康证。



1994年9月5日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卫生部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985年12月7日,卫生部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一般可按下表分配时间。7岁以内小儿一日生活活动时间分配
----------------------------------------------------------------------------------------
| 饮 食 | | 睡 眠 时 间
年 |------------------| 一日安排|----------------------------------------------
| | | 活动时间| 昼 间 | |
|次 数|间隔时间 | (小时)|------------------| 夜 间 | 共 计
龄 | |(小时) | |次 数|持续时间 | (小时)| (小时)
| | | | |(小时) | |
----------|------|----------|----------|------|----------|----------|--------------
2个月~ | 6 |3~3.5|1~1.5| 4 |1.5~2|10~11|17~18
----------|------|----------|----------|------|----------|----------|--------------
3个月~ |5~6|3~3.5|1.5~2| 3 |2~2.5| 10 |16~18
----------|------|----------|----------|------|----------|----------|--------------
6个月~ | 5 | 4 | 2~3 |2~3|2~2.5| 10 |14~15
----------|------|----------|----------|------|----------|----------|--------------
1岁~ | 5 | 4 | 3~4 | 2 |1.5~2| 10 |13~12.5
----------|------|----------|----------|------|----------|----------|--------------
1.5岁~| 4 | 4 | 4~5 | 1 |2~2.5| 10 |12~13
----------|------|----------|----------|------|----------|----------|--------------
3~7岁 | 4 | 4 | 6~7 | 1 |2~2.5| 10 |12~12.5
------------------------------------------------------------------------------------------


各园(所)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订出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各项内容的执行,要提出质量指标。

二、婴幼儿的饮食
(一)饮食管理
1.婴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伙委会(园、所领导,炊管人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及孩子家长代表),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3.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婴幼儿年龄(1岁内、1—3岁、4—7岁)的代量食谱,定期更换。
4.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5. 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儿童伙食。
6.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保证儿童的进食量。蛋白质摄入量占应供给量的80%以上。
7.按时开饭,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二)科学喂养
1.婴儿喂养: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在喂奶前要洗手,脱掉工作服,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喂奶时要戴上口罩。每隔3—4小时喂一次,每次20—30分钟。
对人工喂养儿要做好配奶工作,每餐奶具要严格消毒。
无论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儿都要及时增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含铁食物。根据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统一制作婴儿饮食,保证儿童营养(婴儿喂养详见附表一)
2.幼儿饮食
(1)一岁半以后幼儿按三次饭一次点心定食谱(整托幼儿睡前再加一次点心),食谱要适合幼儿的年龄,使儿童能吃到多种多样的食物,把一日的食物定量标准恰当地分配到食谱中,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见附表二)。
(2)要注意调配花样,增加幼儿进食量,科学烹调,尽最大努力保存营养素,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3)少吃甜食:晚饭不能以吃甜食、菜汤和面汤为主,要尽量吃些炒菜。
(4)加强体弱儿饮食管理。
(5)特殊饮食:根据病儿病情做病号饭。
(三)饮食卫生
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经常清扫。
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若用水煮则需在水开后15—20分钟,若用笼屉蒸则水开后至少要蒸30分钟),食物要有防蝇设备。
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4.搞好儿童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及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饭桌要用肥皂水或碱水揩洗干净。
5.要培养儿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6.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
7.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所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时不抽烟。

三、体格锻炼制度
1.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 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
3.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组的特点。对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

四、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所)检查:婴幼儿在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婴幼儿必须做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须经过检疫期,无症状方可入园(所)。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园(所)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粪便常规检查,以及阴道霉菌、滴虫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2.定期体检制度:一岁以内婴儿每季度体检一次。一岁至三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测量要准确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及时矫治缺点。每个入托小儿均应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健康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见附表三、四。)
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2.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和取暖设备。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儿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5.小儿桌椅高度应符合要求。
(二)个人卫生
1.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
4.定期洗头和洗澡。
5.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巾要每天消毒。
6.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
7.手绢要专人专用,每日换洗。婴儿尿布要勤换,洗净后用开水烫或日光暴晒。
8.保持儿童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9.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得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10.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和幼儿接触时不抽烟。
(三)消毒隔离制度
1.各园(所)要设立保健室,要根据本单位条件建立隔离室或观察床(全托园、所必须建立隔离室)。隔离室用品要专用。
2.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消毒方法详见附表五、六)。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所)或班。
3.对患儿要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对患传染病的婴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婴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园(所)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幼儿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6.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限详见附表七)

六、预防疾病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95%以上,白百破、卡介苗接种率在90%以上),建卡率达100%。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儿童基础免疫有关问题详见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续发。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七、安全制度
1.各项活动均要以孩子为中心,工作人员要注视儿童的各项活动。
2.要注意房屋、场地、家具、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烧)伤等事故的发生。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剧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并严禁放在班上。药物保管和服用应由医务人员负责。
4.建立健全儿童接送制度,不得丢失幼儿。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制度。一般有以下几种记录表、簿:出勤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疾病登记表、晨间检查记录表、预防接种记录表、体弱儿管理记录表、体格检查记录表、缺点矫治记录表、膳食调查记录表、体格锻炼观察表、意外事故登记簿、家长联系簿。卫生统计要求做好:体格发育评价、膳食评价、出席率、缺点矫治率、各种常见病患病率、传染病发病率、预防接种率等项统计。

九、家长联系制度
采取多种方式,同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定期开家长会,经常向家长宣传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如无故缺席,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附表一:婴儿喂养参考表
--------------------------------------------------------------------------------------------------------------------
| | 每日需热量 | 奶 量 |
| 月龄体重 | (千卡) | (毫升) |每日喂奶
月 龄 | (公斤) |----------------------------------|--------------------------------| 次数
| | 千卡/公 | 总热量 | 每 日 | 每次 |
| | 斤 | | | |
--------------|--------------------|----------------|----------------|----------------|--------------|--------
~15天 |2.88~3.65 | 60~90 |170~320 |200~250 | 30~60 |7~8
| | | | |(食2/3奶)|
--------------|--------------------|----------------|----------------|----------------|--------------|--------
15天~ | 3.5~4.0 | 100 |350~400 |360~420 | 60~90 |6~7
| | | | |(食2/3奶)|
--------------|--------------------|----------------|----------------|----------------|--------------|--------
| | | | | 80~100|
1个月 | 4.2~5.7 | 110 |460~630 |580~790 | 2/3奶或 | 6
| | | | | 全奶 |
--------------|--------------------|----------------|----------------|----------------|--------------|--------
2个月 |5.12~6.65 | 120 |600~800 |700~930 |160~200|5~6
--------------|--------------------|----------------|----------------|----------------|--------------|--------
3个月 |5.89~7.42 | 120 |700~890 |890~1000|180~200|5~4
--------------|--------------------|----------------|----------------|----------------|--------------|--------
4个月 |6.32~8.01 | 120 |750~960 |900~1000| 200 |5~4
--------------|--------------------|----------------|----------------|----------------|--------------|--------
5个月 |6.74~8.90 |120~110 |750~1000| 1000 | 200 |5~4
--------------|--------------------|----------------|----------------|----------------|--------------|--------
6个月 |7.16~8.90 | 100 |750~1000| 1000 | 200 |5~4
--------------|--------------------|----------------|----------------|----------------|--------------|--------
| | | | | | 4
8个月 |7.68~9.50 | 100 |750~1000| 逐渐减少量 | 200 |加辅食
| | | | | |奶减少
--------------|--------------------|----------------|----------------|----------------|--------------|--------
| | | | | | 4
10~12个月|8.58~10.59| 100 |850~1060| 500 | 250 |加辅食
| | | | | |奶减少
--------------------------------------------------------------------------------------------------------------------
续表
--------------------------------------------------------------------------------------------------------------
| 给水量(毫升) | 加糖量 | 辅 助 食 品
月 龄 |--------------------------------| (克) |------------------------------------------------
| 每 日 | 每 次 | 5% |蛋白质| 热量 | 供给食品参考
| | | |(克)| (千卡) |
--------------|--------------|----------------|----------|------|--------------|------------------------
|100~250| 25~50 | | | |
~15天 | (水) | 出生12小时 |10~12| | |
| | 内10~20 | | | |
--------------|--------------|----------------|----------|------|--------------|------------------------
15天~ |150~250| 30~60 |15~20| | | 浓缩鱼肝油一次一滴,
|(米汤、水) |(1日3~4次)| | | |一天三次
--------------|--------------|----------------|----------|------|--------------|------------------------
1个月 | 300 | 40~70 |25~30| | | 菜水、果汁加水
|(米汤、水) | | | | |
--------------|--------------|----------------|----------|------|--------------|------------------------
2个月 | 300 | 45~70 |30~40| | | 菜汤、果汁、蕃茄汁加
|(米汤、水) | | | | |水
--------------|--------------|----------------|----------|------|--------------|------------------------
3个月 | 300 | 50~70 |35~43| | | 菜汤、果汁、蕃茄汁不
|(米汤、水) | | | | |加水
--------------|--------------|----------------|----------|------|--------------|------------------------
4个月 | 300 | 50~70 |40~50|微量 | 少量 | 蛋黄1/4~1/2个每日
|(米汤、水) | | | | |1~2次
--------------|--------------|----------------|----------|------|--------------|------------------------
5个月 | 300 | 50~70 |40~50|微量 | 少量 | 菜泥、水果泥、烂粥、蛋
|(米汤、水) | | | | |黄一个
--------------|--------------|----------------|----------|------|--------------|------------------------
6个月 | 300 | 50~70 | 30 |6.4|120~210| 豆浆、饼干、蛋糕、碎
|(米汤、水) | | | | |黄一个
--------------|--------------|----------------|----------|------|--------------|------------------------
8个月 | 300 | 50~70 |减渐减糖量|8.4|140~260| 面条、馒头、鱼肉松、鸡
|(米汤、水) | | | | |蛋一个、肝、粥或软饭
--------------|--------------|----------------|----------|------|--------------|------------------------
10~12个月| 300 | 50~70 |逐渐减糖量| 20|400~500| 软饭、肉末包子、发糕、
|(米汤、水) | | | | |馒头片1两
--------------------------------------------------------------------------------------------------------------
说明:表中所列体重为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男女平均),奶粉:一平汤匙加匙水(60)
附表二: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
| 热量(1) | 蛋白质 | 钙 | 铁 |维生素A(微|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抗坏血酸|维生素D
年 龄 | (千卡) | (克) |(毫克)|(毫克)|克视黄醇当 |(毫克)|(毫克)|(毫克)|(毫克)|(微克)
| | | | | 量)(3)| | | | |
--------------------------------------------------------------------------------------------------------------------------------------------
初生~6个月|120/公斤体重|2.0~4.0(2)/公| 400| 10 | 200 |0.4 |0.4 | 4 | 30 | 10
| | 斤体重 | | | | | | | |
--------------------------------------------------------------------------------------------------------------------------------------------
6~12个月|100/公斤体重| 2.0~4.0 | 600| 10 | 200 |0.4 |0.4 | 4 | 30 | 10
--------------------------------------------------------------------------------------------------------------------------------------------
1岁~ | 1100 | 40 | 600| 10 | 300 |0.7 |0.7 | 7 | 30 | 10
--------------------------------------------------------------------------------------------------------------------------------------------
2岁~ | 1200 | 40 | 600| 10 | 400 |0.7 |0.7 | 7 | 35 | 10
--------------------------------------------------------------------------------------------------------------------------------------------
3岁~ | 1400 | 45 | 800| 10 | 500 |0.8 |0.8 | 8 | 40 | 10
--------------------------------------------------------------------------------------------------------------------------------------------
5岁~ | 1600 | 50 | 800| 10 | 1000 |1.0 |1.0 | 10 | 45 | 10
--------------------------------------------------------------------------------------------------------------------------------------------
7岁~ | 2000 | 60 | 800| 10 | 1000 |1.2 |1.2 | 12 | 45 | 10
--------------------------------------------------------------------------------------------------------------------------------------------
10岁~ | 2200 | 70 |1000| 12 | 1000 |1.4 |1.4 | 14 | 50 | 10
--------------------------------------------------------------------------------------------------------------------------------------------
注:(1)本表的能量单位用千卡表示,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热量(2)蛋白质量
人奶喂养按2克/公斤体重,牛奶喂养按3.5克/公斤体重;混合喂养按4克/公斤体重(3)1微克视
黄醇当量=1微克视黄醇,1国际单位维生素A=0.3微克视黄醇(1981年5月第三届全国营养学
术会议制订)
附表三:九市城区初生到7岁儿童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1975年
--------------------------------------------------------------------------
| 男 | 女
月(年)龄组 |--------------------------|--------------------------
| 均 值 | 标准差 | 均 值 | 标准差
--------------------------------------------------------------------------
初生 | 50.6 | 1.87 | 50.0 | 1.80
1个月~ | 56.5 | 2.42 | 55.5 | 2.36
2个月~ | 59.6 | 2.56 | 58.4 | 2.50
3个月~ | 62.3 | 2.53 | 60.9 | 2.43
4个月~ | 64.4 | 2.47 | 62.9 | 2.41
5个月~ | 65.9 | 2.61 | 64.5 | 2.46
6个月~ | 68.1 | 2.65 | 66.7 | 2.78
8个月~ | 70.6 | 2.70 | 69.0 | 2.76
10个月~ | 72.9 | 2.81 | 71.4 | 2.67
12个月~ | 75.6 | 3.06 | 74.1 | 2.95
15个月~ | 78.3 | 3.22 | 76.9 | 3.16
18个月~ | 80.7 | 3.28 | 79.4 | 3.36
21个月~ | 83.0 | 3.55 | 81.7 | 3.50
24个月~ | 86.5 | 3.76 | 85.3 | 3.53
2岁半 | 90.4 | 3.80 | 89.3 | 3.89
3岁~ | 93.8 | 3.97 | 92.8 | 3.90
3岁半 | 97.2 | 4.29 | 96.3 | 4.11
4岁~ |100.8 | 4.49 |100.1 | 4.34
4岁半 |103.9 | 4.46 |103.1 | 4.36
5岁~ |107.2 | 4.55 |106.5 | 4.39
5岁半 |110.1 | 4.62 |109.2 | 4.50
6岁~ |114.7 | 4.85 |113.9 | 4.91
7岁~ |120.6 | 5.22 |119.3 | 5.34
--------------------------------------------------------------------------
注:(1)此表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提供
(2)1985年进行了第二次体格发育调查,新的标准制定后即可采用
附表四:九市城区初生到7岁儿童体重统计表单位:公斤 1975年
--------------------------------------------------------------------------
| 男 | 女
月(年)龄组 |--------------------------|--------------------------
| 均 值 | 标准差 | 均 值 | 标准差
------------------|------------|------------|------------|------------
初生 | 3.27 | 0.36 | 3.17 |0.36
1个月~ | 4.97 | 0.67 | 4.64 |0.54
2个月~ | 5.95 | 0.76 | 5.49 |0.69
3个月~ | 6.73 | 0.79 | 6.23 |0.75
4个月~ | 7.32 | 0.85 | 6.69 |0.79
5个月~ | 7.70 | 0.88 | 7.19 |0.84
6个月~ | 8.22 | 0.96 | 7.62 |0.89
8个月~ | 8.71 | 0.99 | 8.14 |0.95
10个月~ | 9.14 | 1.03 | 8.57 |0.97
12个月~ | 9.66 | 1.08 | 9.04 |1.02
15个月~ |10.15 | 1.11 | 9.54 |1.10
18个月~ |10.67 | 1.19 |10.08 |1.13
21个月~ |11.18 | 1.23 |10.56 |1.15
24个月~ |11.95 | 1.27 |11.37 |1.21
2岁半 |12.84 | 1.35 |12.28 |1.33
3岁~ |13.63 | 1.42 |13.11 |1.35
3岁半 |14.45 | 1.52 |14.00 |1.51
4岁~ |15.26 | 1.56 |14.89 |1.54
4岁半 |16.07 | 1.69 |15.63 |1.60
5岁~ |16.88 | 1.84 |16.46 |1.69
5岁半 |17.65 | 1.86 |17.18 |1.77
6岁~ |19.25 | 2.10 |18.67 |2.03
7岁~ |21.01 | 2.44 |20.35 |2.40
--------------------------------------------------------------------------
注:(1)此表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提供
(2)1985年进行了第二次体格发育调查,新的标准制定后即可采用
附表五:肠道传染病消毒方法
----------------------------------------------------------------------------------------------
消毒对象 | 消 毒 剂 | 消毒方法及时间 | 备 注
--------------|------------------------|--------------------------|------------------------
|10~20%漂白粉乳液或|药:粪为2:1作用2小时 | 稠便用乳液,稀便用干
排泄物 |10~20%石灰乳液 | |粉,粪便与消毒液必须充
呕吐物 |------------------------|--------------------------|分搅拌
| 漂白粉干粉或生石灰 |药:粪为1:5作用2小时 |
----------------------------------------------------------------------------------------------
食 具 | 煮沸 | 20分钟 | 残余食物应蒸或煮沸,
残余食物 |------------------------|--------------------------|肝炎消毒漂白粉澄清液用
|1~3%漂白粉澄清液 | 浸泡30分钟 |3%浓度
--------------|------------------------|--------------------------|------------------------
| 日光曝晒 | 4~6小时 |
|------------------------|--------------------------|
| 煮沸 | 20分钟 |
|------------------------|--------------------------|
衣服被辱 | 3%来苏儿 | 浸泡30分钟 |
|------------------------|--------------------------|
| 环氧乙烷 |0.4~0.7公斤/立方米|
| | 12~24小时 |
--------------|------------------------|--------------------------|------------------------
| 过氧乙酸 |熏蒸1克/立方米门窗关闭 |
| |1小时 | 喷雾墙壁高度不得低于
|------------------------|--------------------------|2米,注意做好门把手的消
| 0.3过氧乙酸 |喷雾、门窗关闭1小时后 |毒,用于肝炎消毒时漂白
| |擦试 |粉使用浓度为3%
|------------------------|--------------------------|
住室(地面、墙| 3%来苏儿 | 同上 |
壁及家具) |------------------------|--------------------------|
| 1~3%漂白粉澄清液 | 同上 |
|------------------------|--------------------------|
| 0.5%优氯净 | 同上 |
|------------------------|--------------------------|
| 3%氯亚明 | 同上 |
--------------|------------------------|--------------------------|------------------------
| 0.2%过氧乙酸 | 浸泡1~2分钟 |
手 |------------------------|--------------------------|
| 3%来苏儿 | 同上 |
--------------|------------------------|--------------------------|------------------------
厕所垃圾扫 | 3%漂白粉澄清液 | 喷雾 | 扫除工具,便器,浸泡消
除工具便器 |------------------------|--------------------------|毒1小时
| 3%来苏儿 | 同上 |
--------------|------------------------|--------------------------|------------------------
附表六:呼吸道传染病消毒方法
------------------------------------------------------------------------------------------
消毒对象 | 消 毒 剂 | 消毒方法及时间 | 备注
------------|------------------|--------------------------|----------------------------
|0.5~1%漂白粉| |
居室、空气、| 澄清液喷雾 | | 喷雾药液用量为300毫
地面、家具、|------------------|--------------------------|升/平方米,消毒后门窗关闭1
陈设物品玩 | 过氧乙酸 |熏蒸0.75~1克/立方米|小时
具 |------------------|--------------------------|
| 0.2过氧乙酸 | 喷雾 |
|------------------|--------------------------|
| 3%来苏儿 | 同上 |
|------------------|--------------------------|
| 1%氯亚明 | 同上 |
|------------------|--------------------------|
| 0.2%优氯净 | 同上 |
------------|------------------|--------------------------|----------------------------
| 煮 沸 | 15分钟(水开后) |
食 具 |------------------|--------------------------| 残余食物煮沸
残余食物 |0.5~1%漂白粉| 浸泡30分钟 |
| 澄清液 | |
------------|------------------|--------------------------|----------------------------
| 5%漂白粉澄清液| 药:分泌物为2:1 | 分泌物搅拌后放置1小
分泌物容 |------------------|--------------------------|时,容器用药液浸泡后刷
器及垃圾 | 5%来苏儿 | 同上 |洗,垃圾喷药后废弃
------------|------------------|--------------------------|----------------------------
| 日光曝晒 | 4~6小时 |
|------------------|--------------------------|
| 煮沸 | 15分钟 |
|------------------|--------------------------|
衣服被辱 | 3%来苏儿 | 浸泡30分钟 |
|------------------|--------------------------|
| |熏蒸0.4~0.7公 |
| 环氧乙烷 | 斤/立方米 |
| | 12~24小时 |
------------|------------------|--------------------------|----------------------------
书籍 | 环氧乙烷 | 同上 |
------------------------------------------------------------------------------------------
注:附表五、六均引自《卫生防疫基本知识》,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
附表七: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限
----------------------------------------------------------------------------------------
| 潜伏期(天) | |
病 名 |------------------------| 患者隔离日期 | 接触者检疫日
| 常见 |最短 |最长| |
------------|----------|------|----|----------------------------|------------------
麻疹 | 10 | 6 |18| 无合并症者疹后5天 | 21天
------------|----------|------|----|----------------------------|------------------
水痘 |13~17|11 |24| 皮疹全部干燥结痂 | 21天
------------|----------|------|----|----------------------------|------------------
流行性感冒 | 1~2 |数小时|4 | 退烧后24小时 | 最后一个病人
| | | | | 发病后3天
------------|----------|------|----|----------------------------|------------------
流行性腮腺炎| 18 | 14|21| 腮肿消失为止 | 21天
------------|------------------------|----------------------------|------------------
病毒性肝炎 | | 自发病起不得少于40天,慢|
(甲型) | 14~21 |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期要隔离 | 42天
------------|------------------------|------------------------------------------
流行性 | 14 | 4 |21| 隔离到体温正常为止 | 不检疫
乙型脑炎 | | | | |
------------|----------|------|----|----------------------------|------------------
脊髓灰质炎 |5~14 | 3 |35|自发病起不得少于40天 | 21天
------------|----------|------|----|----------------------------|------------------
细菌性痢疾 | 1~2 |数小时|7 | 症状消失、大便培养二次,阴| 7天
| | | |性后解除隔离,带菌者要隔离 |
------------|----------|------|----|----------------------------|------------------
百日咳 |7~10 | 2 |21| 自发病起隔离40天自痉咳 | 21天
| | | |日起30天 |
------------|----------|------|----|----------------------------|------------------
流行性脑 | 1~4 | 1 | 7| 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 | 7天
脊髓膜炎 | | | |发病日计算不得少于7天 |
------------|----------|------|----|----------------------------|------------------
猩红热 | 3~7 | 1 | | |
----------------------------------------------------------------------------------------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规范停车秩序,改善停车环境,经市政府第135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将《厦门市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厦门市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管理,缓解停车供需矛盾,进一步改善市民停车及出行环境,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城市道路停放机动车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第四条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会同建设、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区、街道、社区共同实施;停车泊位设置监管工作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各区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确定道路停车泊位的管理服务单位,具体负责辖区内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收费和服务工作。管理公司应当配备拖曳车辆,协助辖区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乱停车行为治理工作。

  市规划、建设、城管执法、市政、交通、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 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应按照下列原则设置:

  (一)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要求;

  (二)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区别不同时段、不同用途的停车需求。

  第六条 除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城市道路停车泊位,不得损毁、拆卸、移动停车泊位标线、标识。

  第七条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提出辖区内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建议,并提交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划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拟定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方案草案。

  道路停车场设置方案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告,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应划设明显的车位标志。

  第八条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相关标志、标线应清晰醒目、式样统一、编号管理,符合国家(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国标及(GAT850-2009)《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技术规范标准。

  第九条 时段性停车泊位在允许的时段外,不得停放机动车。

  第十条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建设、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对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停车需求变化和相关街道、社区意见,适时调整泊位设置。调整后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方案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规定予以撤除的泊位,由各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负责及时恢复道路原状。

  第十二条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商业区高于居民区、地上高于地下,白天高于夜晚的定价原则,对不同地段、不同停车时间确定差异化收费标准。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具体收费标准,由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三条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收入全额上缴各区财政金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区财政应当加强对停车泊位收费收入使用的管理,主要用于按规划施划停车泊位标志标线所需费用、委托代征手续费等与城市道路停车管理相关的支出。

  第十四条 统一各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形象识别系统:

  (一)各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的收费人员,应当统一着装;

  (二)城区城市道路停车收费公示牌应当设在明显位置;公示牌应格式统一,内容应包括经营单位名称、编号、收费依据及标准、收费时段、收费方式、泊位数、监督投诉电话等,公示牌应按物价局制作要求由管理服务单位统一设置。

  第十五条 各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下列服务规范:

  (一)佩戴由各区政府统一制发的上岗证;

  (二)规范引导车辆按序进出、按位停放;

  (三)保持场内整洁卫生;

  (四)维护停车场地和绿化完好,出现损坏及时报管理服务单位修复;

  (五)确保停车管理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六)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车辆停放。

  第十六条 各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不得擅自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收费和服务工作,不得擅自增加城市道路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 进入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车辆驾驶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停车收费管理人员指挥;

  (二)车辆按序、按位停放;

  (三)按照标准支付停车费用。

  第十八条 对不支付或不按规定支付停车费用的,各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依法予以追讨。

  第十九条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市道路违章停车、违章设置泊位等的巡查监管,要尽快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和采取全市统一停车诱导、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自动监控等智能交通化信息化系统及管理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行为和规范全市道路停车秩序,杜绝乱停车现象。

  第二十条 违法占道停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第2款的规定,处以100元罚款;违反禁令标志、标线占道停车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9条第2款的规定,处以150元罚款,记分3分。

  第二十一条 擅自施划、占用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依据《厦门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第34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对占用道路停车泊位停放的车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扣留、扣押、收缴:

  (一)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违法停车和乱收费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公安交警、城管执法、财政、监察、工商和物价等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对投诉举报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十四条 举行重大活动或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各区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应当按照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暂停使用道路停车泊位或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第二十五条 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管理过程中,有关行政部门及其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增加道路停车泊位或擅自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收费的;

  (二)违反规定收取停车费用或收费不开具合法票据的;

  (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施行,有效期2年。